烟台摇滚音乐联盟

【摄影讲堂】布鲁斯·戴维森 I 我就是拍摄那些我看到的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Color咔乐

咔嚓人生      l      快乐摄影



我就是拍摄那些我看到的人




布鲁斯·戴维森





即使我们都会害怕

但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做得更好




简略生平


摄影是他用来赚钱养活自己的技术,摄影更是他自主寻找拍摄题材、为美国下层民众代言的手段。


1949年,戴维森在柯达国立高中举办的快照比赛中赢得了自己摄影生涯中第一个重要奖项。


50年代初,高中毕业后戴维森先后在罗彻斯特技术学校和耶鲁大学学习艺术。大学阶段,他聚焦于社会阴暗面的艺术风格已经得以显现。


戴维森应征加入美国陆军通讯兵团,先在军营邮局图片组工作。他创造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摄影理论,用独特的手法诠释平凡的题材。然后被重新分配到了军报编辑部,从而获得更多的发挥自己特长的空间。


后来戴维森到法国巴黎驻扎,结识了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得到了布列松不少指点。在驻法期间,戴维森制作了一篇题为《蒙马特寡妇》的专题摄影。

  

1958年加入玛格南图片社。

  

50年代末,戴维森产出了不少精品图片。他在这一时期所推出的最著名的作品集包括《布兰克林》(Brooklyn Gang)和《矮人》(The Dwarf)。

  

  

1962年,,古根海姆基金会出钱资助戴维森的拍摄活动。

  

1965年,戴维森将数年来积攒的材料编成一部并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并赢得了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授予的第一个摄影大奖。


步入21世纪之后,戴维森继续活跃在摄影的舞台上。



关键人

每个人的生涯中都会在不经意的时刻遇到起到转折作用的关键人,在戴维森的摄影生涯中,都有哪些关键人物呢?

萨米

戴维森的朋友。

10岁那年,

萨米带他去了自己的地下室暗房,

看“冲洗”。

戴维森惊奇极了,

回家后请求母亲给他也建了一间暗室。




父亲

父母这时已离婚,

戴维森和母亲住在一起。

尊重儿子的爱好,

父亲送了一台4美元的法尔康127相机给他。


继父

继父送给他一台昂贵的柯达相机,

那是二战海军时司令官送给继父的。



考克斯

一位商业摄影家,

教戴维森冲洗等手艺,

这时戴维森学习了很多

摄影方面的精微技术还有灯光和冲印技术。



哈特莱斯


罗彻斯特技术学校的导师

和学生们一边吃披萨、喝啤酒

一边翻阅《生活》杂志

一位开放式教学的好老师

指导学生讲摄影看成

传播的工具

艺术的样式

生活的方式

强调“观念是最重要的”




戴维森的女同学,单恋对象。

他们一起在宿舍里看《决定性瞬间》

琼崇拜布列松

戴维森想

如果我拍的像布列松那么好

是不是琼就会喜欢我呢

于是小家伙努力去拍照

而女同学却喜欢上了一位英国教授



阿尔伯斯

戴维森想申请耶鲁大学,

于是带了一盒子照片找约瑟夫·阿尔伯斯。

阿尔伯斯看了戴维森拍摄的流浪汉,

如果你想进耶鲁

就必须去掉照片中

感情用事的成分



布列松


1956年,

戴维森获得了玛格南图片社的委托拍摄。

他把照片递交给布列松审看。

布列松很仔细地浏览了戴维森的照片,

从此二人之间有了多年交往。





精选作品

布鲁斯一生作品无数,他接受过很多著名杂志的拍摄任务,也多次获得古根海姆奖金的资助,同时,他更没有放弃自己的拍摄。他自主寻找和探索感兴趣的主题,他拍摄美国下层民众的生活,成为下层民众的“代言人”。




01

蒙马特寡妇


1956年作品







布鲁斯·戴维森如是说:


这是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列昂·福歇的遗孀。她家的室内陈列着她丈夫的画作,许多还放在画架上,仿佛画家还在世的感觉。我经常在周末拜访她,听她讲述她丈夫生前的许多趣闻轶事。我们经常一起去公园,散步,聊天。这位92岁高龄的老妇人,也许就是印象派时代最后的遗存。

 


02

马戏团的侏儒


1958年作品








布鲁斯·戴维森如是说:


他站在我的照相机前面,带着哀伤和沉默,吸完了烟蒂的最后一口。演出的音乐突然间轰鸣,他一瞬间消失在光线中,帐篷里响起了满世界的笑声。



尽管人们叫他“小人”,但是在我的眼中他是一个巨人。他以自己的丑角赢得整个世界的欢笑,却并不介意别人的看法。后来的几年,他都给我寄来日程卡,但是后来还是失去了和他的联系。最后我得到不幸的消息,他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没有人知道何时何地。



03

布鲁克林帮


1959年作品






布鲁斯·戴维森如是说:


我从报纸的头条读到了关于这一群街头青年的故事,于是通过纽约青年委员会联系上了他们。接下来我就开始了拍摄,包括他们头上的绷带和夜间的生活。我们坐在火堆前喝茶吃饼干,还有羊肉的晚餐。然后在他们阴冷潮湿的住所度过了晚上难熬的时光。




04

中央公园

 

1960年作品

 

 

 

 

 

布鲁斯·戴维森如是说:


在60年代早期的中央公园照片中,我是冷漠的,疏远的,很少和人发生直接的关系,除了热狗的卖主。那时候我所需要的,仅仅是一种空间感和安静感,人物只是远距离的参照物。



1992~1995年作品











布鲁斯·戴维森如是说:


这次1992年的中央公园主题,距离上一次已经过去了32年,视点完全不一样了。我接近被摄者,因为我们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在菩提树阴下聚会的家庭,其实就是一个家族根系的延伸。三年时间里,我在这样一个843英亩的都市区域中探寻,就像那里的鸟和鱼,像那些树和岩石,我完全融入了自己。那里的人们向我袒露了一切,然而这一刻,我却有点无言以对。



05

东100街区



60年代后半叶,戴维森创造了可能是他最著名的项目《东100街区》(East 100th Street)。


《东100街区》准确反映了臭名昭著的东哈林区的真实生活。这一地区是个以环境恶劣,犯罪活动多发著称黑人聚居区,。后来这一系列作品同样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













布鲁斯·戴维森如是说:


我开始纪实东100大街以及西班牙哈莱姆地区的四邻。1967年,当我在这一区域工作了一年之后,国家艺术天赋奖给了我第一笔资金,支助拍摄这一主题,于是我得以延伸一年的拍摄。一开始我和当地的市民委员会接洽,得到许可后,拿到一张可以采访拍摄的证明,、投资商以及市长签署的。社区的工人带我进入了这一区域深不可测的“迷宫”。因为这是一个被称之为“重建、改造、复苏”的社区,经历了反复的折腾。



在两年时间里,我目击了那里的人们如何将其营造成为一种安宁的、具有力量的和自尊的生活环境。当然,面对毫无希望的越战背景,我也纪实了其间潜在的问题。记录的手段就是和那里的居民呈现一种开放的“眼对眼”的关系,使用大画幅的相机。两年来完成了数千张负片,先是刊登在哈佛大学期刊上,最后是在1970年举办了展览,由萨考夫斯基策展,地点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1998年,重游东哈莱姆区








布鲁斯·戴维森如是说:


35年以后,由于有一笔资金的资助,我回到东100大街,看看那里所发生的变化。当年的残墙碎瓦之地,如今变成了两片开放的绿地,还有教育机构,以及给孩子们的蔬菜园。所有的公寓建筑都被整修一新,新的家庭也在那里安居乐业。也有一些旧时代的遗存,但是当年的大部分的家庭都移居到了新的区域。我试图探寻更为深入的发现。



我只是一个人类家。我就是拍摄那些我看到的人类。有些是很严肃的。有些也可以是讽刺的或者幽默的。,但是不公开的。当然,,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的。



、银行家们和市长看在那里的住房情况是什么样子的。这才是最重要的。你仔细看那部作品有足够的深度、幽默和生活在里面。有些人说我把这条街拍得太差了,但也有人说,我拍得100街看起来还不够差。



在我五十年的摄影生涯中,我进入了这个剧变的世界,看到了人们被孤立、被抛弃、自甘堕落和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我的心灵世界也在不断地接受着挑战,包括感知和偏见。我一直将自己的工作形成一个一个的系列。我发现自己常常是一个旁观者,却能发现内在的美丽,在无数的绝望之中找到生存的意义。就像马格南的同事、以彩色摄影见长的恩斯特·哈斯有一次对我所说:“在摄影中,我们同时完成了自己的阅读和写作。”




编辑启示录


回顾戴维森的摄影生涯,会为他的坚持拍摄而感动,而惊讶。但是,戴维森也曾经在某段时间,一直为严重的创作瓶颈所苦:“我突然一张照片也拍不了了——我无法用手拿相机”。……黛安一直在安慰他,和他聊那些伟大的摄影家萨洛蒙、拉蒂格,正如戴维森所说:“黛安让我认识到摄影史。”但他还是无法拍照。


直到有一次,黛安带他去了大西洋城,在大量的视觉刺激之后,戴维森才慢慢地重拾相机;“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无法形容——我只知道一件事情,黛安或许把我的心思转向了这个世界有精神病的那一面。”


文中的戴安,就是阿勃丝,曾和弗里德兰德、盖瑞一起在纽约艺术博物馆举办过《新纪实》摄影的,拍摄过畸形人的,最后的那位女摄影家。那个时代,出现过很多创造了经典之作的摄影家,他们彼此间也有过无数的故事和交集,他们相互激发了拍摄的激情和方向。


咔乐编辑《摄影师》系列的摄影讲堂,旨在从一个比较全面的角度了解摄影家和摄影作品的同时,希望他们的经历,也能带给我们启迪,给我们坚持拍摄的动力和思考。



 

---END---




本期内容开通了赞赏功能,

滑至文章底部

点击赞赏

你的支持

将使我们一起走得更远更美好。


主编:李巧     副主编:张劲松

编辑:鱼儿  张若尘  浩子 张萍 黄世辉 王琪 

本期编辑:李巧  

长按二维码,可以关注我们哟!
咔乐,color,英语“色”的读音。色,音近“摄”,表现形形色色的世界,乃摄影之本;怀揣喜悦之心去咔嚓,乃摄影之乐。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